鄧惠文《還想遇到我嗎》

 

(P.6)
• 在極端的時候為了保全最後一點自我而切斷與人的連結。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,有時拋棄比被拋棄還要困難。
• 不管愛帶來什麼痛苦,只要確認是對方造成的,就覺得自己很坦然。但相反的,要承認自己造成別人的痛苦,在自我與他人之間選擇維護自我,是很困難的。

(P.7)
• 相對的兩種角色之間,哪一個比較輕鬆,哪一個比較痛苦,不足為外人道。
• 照著習慣的標籤認知事物──背叛就是過錯、拋棄就是忘恩、守候就是付出,顯然比挖掘內心糾結或探索深層原因來得容易。但停留在這樣的階段就永遠無法瞭解自己,也無法瞭解別人。
• 人的內心不只有一個自我,或者說,除了最主要的那個「我」以外,還有許多被潛意識割裂的部分,那是自己不喜歡會害怕的部分。把不願正視的部分切落,向外投射到別人身上,讓別人扮演自己討厭的角色,然後可以輕蔑、指責、抗議別人,藉由這樣的過程,攻擊自己討厭的東西,確保自己已經跟它們無關,遙遠得很安全。這是克萊茵學派客體關係理論的核心。其實沒有人不曾如此,但明白自己如此的卻很少。

(P.16)
不願或不敢回顧的創傷,豈是逃避就能抹滅?不敢注視的東西,愈是存在。不僅存在於過去,也存在於當下。如果繼續逃避,還會帶進未來。

(P.17)
怨恨都是從眷戀中湧出的。

(P.18)
• 相見不如懷念。
• 狂愛的本質濃烈,想嘗試的人需要擁有強韌的心性,以及遺忘的能力。否則代價可能是漫長的一輩子。
• 「若我不能遺忘,這纖小軀體,又怎載得起如許沉重憂傷。人說愛情故事,值得終身想念,但是我啊,只想把它遺忘。」輕的女孩唱著,以為辭意動人,其實什麼也不懂,幸福的無知。年老的女人懂了,卻連這首歌都想遺忘,因它喚起的感傷太沉重,瞭悟的代價太昂貴,不幸的知。

(P.23)
惟有帶傷前行,在沉澱與釋然之後,才會從思考中浮現,一種明淨的理解。

(P.30)
朋友負責同仇敵愾,不負責處理矛盾。好友或親人之間很難保持心理治療般的客觀距離,看到姊妹傷心,為之氣憤、為之不捨,急著想把她往外拉。可惜在情緒尚未沉澱、思考尚未就緒之前,別人所給的結論不管如何精確,只會引起心靈的抗拒。

(P.32)
• 就像營造必須等待水泥乾涸,才能於其上繼續構築,療傷時必須微調速度與力道,在個人能夠承載的基礎上,逐步安置挫折與現實的重量。
• 我們常在事過境遷之後,發現當初最不想聽的那句話,其實是最關鍵的一句話。

(P.32~33)
我們都可能踩到愛情的大便,脫身時需要時機,更需要面對與承認的勇氣,放下討價還價的執著,問題不是愛或不愛,而是自我的整合。
領悟在多年之後,療傷可以固執,可以用自己的步調慢慢地走,只願在那之前,不會因為抗拒真相而失去敢說實話的朋友。

(P.37)
無止盡的讓步,會使自己變成對自己最過分的人。

(P.40~41)
身旁重要的人情緒低落時,我們也會跟著擔憂、挫折,形成心理壓力。這時必須有所覺知,先把自己的情緒與需求放到一旁,不要讓想法發展成「他的不快樂造成我的壓力」,從對方的立場、個性與思路,瞭解讓人痛苦的核心是什麼,需要的協助又是什麼,才能提供為對方獨特量製的支持,至少不會給予更多的傷害。
安慰別人時,必須先忘記自己,這才是真正的同理。

(P.47)
愛的苦與傷,有多少是自己的選擇,何不心安呢?

(P.50)
以為不會被捲入同樣的歷史模式,忘了習性和慣性的力量有多麼巨大。

(P.51)
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與眾不同,女人當然喜歡「我跟別的女人不同」的想法。但這種特別應該用來讓自己過得更幸福,而不是用來拯救別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男人。

(P.54~55)
愛情不該算計,本來就應該無,但別忘了用心把付出包裝成禮物,讓對方知道它的價值,愛情才能在彼此的感恩中茁壯。同樣的奉獻如果沒有標籤,粗心的對方可能習以為常,當成是不值錢的倒店贈品。久而就知,還會覺得一無所有的女人是個累贅。
禮物是無價的,贈品是廉價的。愛情可以不需心機,但還是要有智慧。

(P.59)
愛情需要經過真實了歷練,才知深淺真假。許多戀愛時在意的事,激情、默契、能力、趣味…...,在缺乏基礎的生活中竟顯得毫無用處,就像無處可掛的飾品。當自我感覺飄搖恐懼時,只想有份穩定的陪伴,如磐石一般的存在。
然而,人生並非日日風雨,終身只守著石頭又是另一種磨難。如果激情與穩定不可兼得,該為晴天選擇飛翔的翅膀,還是為狂風選擇安全的港灣?
我們始終困惑著。

(P.62~63)
當內心受傷,可望像小白兔般被呵護時,就要像小白兔才行,如果用獅子般的臉孔爭論或指責,就只能得到獅子的孤傲。這是行為與反應的自然因果。
我並不認為女人一定要像小白兔,看清自我與他人的互動模式之後,如果還是想走獅子路線,就該忠於自我,繼續做獅子。我只是發現,理清情緒因果的人最終都有共同的發現──那個充滿敵意、憎恨怒吼的野獸,其實並不是自己。愈有自信時,愈可以柔軟。而那些在獅吼前無計可施、令人失望的伴侶,也不見得那麼糟糕。
示弱並不代表自己就是弱者。真正的堅強,難道不是柔韌嗎?

(P.67)
可不可以讓愛情復古地純潔浪漫?在充滿壓力的現實中尋求成就,掙扎著不被否定,我們都需要一個不被錢財權勢污染的溫暖懷抱。

(P.71)
一個需要不斷追問「你在哪裡」的愛人,一段需要頻頻查證的感情,對自己的意義到底是什麼?
我比較喜歡老派的說法:打開鳥籠,會飛回來的才是妳的。停止一廂情願的追捕,才有空閒回頭看看自己,說不定自己才是該飛的那一個。

(P.72)
相處問題經常來自不良的說話習慣。

(P.74)
良好溝通的第一原則是:準確地表達訴求。

(P.75)
溝通要靠心理,而不只是道理。

(P.79)
年輕時為了被帶領而裝傻、裝笨、裝可愛,年紀漸長後,不想再浪費時間了,如果伴侶不能帶領又不願讓人帶領,只會一起困在原地。與其另覓舞伴,讓我們交換一下男女的領導角色,不是比較容易嗎?

(P.82~83)
• 或許每個人都有只讓某個人看到的某個部分吧。並不是虛假或隱藏,有些面相只能在適當的機緣和頻道上被認識。
• 在追悼會上對著老公手中的鏡頭說話的人,不會是我們過去的愛人,愈是刻骨銘心的愈不可能出現,而愈是私密的事,愈不適合公開陳述。
• 於是,一個人最深刻的部分注定只存在於相應關係人的心中,那是一種專屬的、無法分享的歷史。一個人最讓我們懷念的部分,是只與我們共同經歷的部分,別人無緣認識這一個她,如此專屬的感覺形成彼此之間獨特的連結。
• 人當然有某種真實,但並不等同被任何人認識的真實,因為其中還牽涉彼此的投射與互動。如果能體會如此流動的人性,容許伴侶有自己無法觸及的部分,感情的空間應該會寬闊許多吧。

(P.93)
曾經覺得很美的愛,可能因為時空與思想轉換,現在只覺得乏味。這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考驗,如何在自我需求與承諾中做出心安的決定,需要特別的睿智。

(P.94)
在種種評價之間,所謂適合婚姻的人,或許真懂得如何將愛握在手裡;或許只是別過頭去,永遠拒絕愛的召喚。前者不該因幸運而驕傲,後者沒什麼值得驕傲。
所以,誰能批評別人「不適合婚姻」呢?
在愛情面前,我們都很渺小。

(P.98)
於是,失戀成為人類語言中最淒美的名詞之一,帶著幾分神聖,書寫時彷彿前面該空一格似的。如果不將失戀的記憶封存隔離,就無法前行。而一旦封存,我們都不打算輕易開啟。那是曾經以為永難脫身的夢靨,雖然過了許久,還是不敢回頭,深恐碰觸之後再度被它巨大的力量攫獲。

(P.100)
一個需要為愛情設限到什麼程度,取決於一個人承受傷害的容量究竟有多大。

(P.101)
• 多一份理性和預設,就可能在愛情中少一份可愛,這是無奈的事實。
• 被人無條件的愛上,是動人的;無條件地愛上別人,是危險的。這種人我之間的矛盾,冷靜與情熱之間的掙扎,是愛情對人性的考驗。
• 對於奮不顧身的可愛可憐人,愛情給予的回報不一定是幸福,而是面對自己本質與極限的機會,至於看清之後會趨向幸福或者毀滅,就要看個人的心性了。一個心性真誠溫柔的人,即使錯愛受傷,最終也會癒合成美麗的痕跡,有何可懼呢?

(P.105)
不去處理的問題,大部分都會繼續跟隨,如同背後陰影。就算昨天沒有能力處理,明天我們也許會有長進,只要願意醒來,每個人都有破除詛咒的潛力。

(P.112)
如果認為忠誠是最上位的問題,那麼在解決不忠的問題之前,根本不須爭論存錢、體貼或求婚與否,這些都像先擦地板一樣,之後還是會被不忠產生的灰塵破壞。

(P.122~123)
公的花蝴蝶和母的花蝴蝶,到底哪一種比較可惡?
在誘惑的世界中嬉戲,各取所需。旁人很難理解,只管自己不被玩弄受害就好。至於嫉妒,最簡單的邏輯是:如果喜歡向別人那樣,就努力變成那樣。做不到的話,承認極限,接受自己。
明明說自己不想變成那樣,說她虛偽、膚淺、低級......,但氣惱的情緒卻無法平靜,到底是怎麼回事?
或許自己對某些事物的矛盾、失落或不滿並沒有完全修通。如果能對自己完全滿意、感覺充分安全,就不會被花蝴蝶干擾了。
不管是公的還是母的。

(P.126)
• 能幫助自己朝夢想前進的人,用習慣的名詞來說,就是所謂的「貴人」。
• 貴人並不一定是有錢有勢的豪門男人,一個女人如果貪戀男人的錢才地位,在關係中注定只能當次等人。獨立自主的女人所期待的貴人並不一定有錢有勢,重點是能提供「心靈的能源」,可以支持女人做自己想做的事、協助女人克服障礙,不論是在任何方面。

(P.127)
經驗豐富的女人都會發展出一套適用於自己的好男評估法。請教過幾位總是得到貴人協助的女性之後,我發現最重要的秘訣:自己要有執著的目標。
「像一部朝目標奔馳的列車,男人想跟妳在一起就必須一起前進。如此所有男人對你的好感都會變成妳的能源。」她們說。
對那些磨磨蹭蹭不想上車、一心只想扭轉列車方向、或是擋在軌道上的男人,雖然不需慘忍的輾過,但至少要大聲說出:「快走開」「請下車」!

(P.129)
對於缺乏自信的人、沒辦法感覺到愛的人,我常建議她們去學舞,什麼舞都好。

(P.131)
思緒渾沌時跳舞,讓人清朗。寂寞時跳舞,無言慰藉。憂傷時跳舞,予人紓解。氣憤時跳舞,可以平靜。快樂時跳舞,發現自己真正的美。

(P.145)
取捨是困難的,人生各個面向皆然。現代生活中被淘汰的東西往往不是不能用,而是因為主人想要更好的。辭掉的工作其實也能糊口,換掉的車還可以開,拋棄的愛人說穿了也沒有什麼違反人性的缺點,就算有,人家從以前就是那樣了。
既然人每天都要變得更好,以前最適合的東西,現在不再是最適合的,理所當然。衣服與愛人的類似之處,總讓我在換季時感傷。所幸還是有些萬年不敗的衣服,經歷一次次的激烈競爭,仍然屹立於懷中。
深諳衣物淘汰學的女人們,別再追究愛人為什麼棄舊築新了,問自己如何成為永遠的經典款吧!

(P.151)
失去歡迎變化的好奇胃口,是成長附帶的一項損失。

(P.153)
感覺自己與環境格格不入、滯礙難伸時,需要暫時停下來,先確認自己的本質。一個愛好自由與力量、美洲豹一樣的女人,勉強辦兔子演小女人,難免事倍功半。反之,如果喜歡撒嬌被疼愛,就別裝豹紋逞強充面子了。
我用斑馬狗的T-shirt標誌一般追尋自我的經歷。何必在制式的環境下以為自己是個怪胎,試著走出去吧。發現也好,總有一天不需再說 I wish I were ,人就該活在適合自己的地方。

(P.161)
「沒有人那樣」其實不是一種理由。它並未解釋可以與不可以的原因,不提供思辨挑戰的機會,指要求人們服從既有的常規。

(P.163)
習慣把「沒有人那樣」當作界線,不再追究為什麼,不再勇於嘗試,認為這才是成熟嗎?從綁頭髮、穿衣打扮、學業、工作、愛情、婚姻......,一個女孩到底錯過了多少可以很棒的事呢?
別再對自己說「沒有人那樣」了。缺乏獨立思考、墨守成規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,裁示下個世代眼中的「沒有人那樣」。

(P.168)
• 審美是一種理想,生活畢竟是另一回事。
• 心靈品味常是從外在看不出來的。

(P.169)
還是隨和的人比較容易快樂。

(P.171~172)
• 精神醫學上有所謂的「神經質人格」,簡單地說,就是凡是想太多、複雜化,不由自主地把單純的事賦予許多意義,把現在發生的事跟過去的情緒連結,因而經常焦慮、感傷或煩惱。這種人很難放鬆,就算想放鬆也做不到。原因是「用腦過度」,不當地消耗「神經傳導物質」,導致神經末梢的受器密度代償性地增加。用簡單的比喻說明,就像一條河流中的魚變少了,捕到魚的機率變低,焦急的漁人只好設下更多的網,結果反而常抓到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,也就是神經系統變得混亂、過度敏感,太容易受刺激,即便是沒事的時候,思慮也停不下來。
• 「自我約束」,或所謂「很ㄍㄧㄥ」的人。自我約束強的人,當身體出現某種需求時,立刻會以「節制」的念頭加以檢查,盡力避免過度放縱。這種人無法忍收「失控」的感覺,就算去找催眠師,也很難放下抗拒的意識,任憑治療師不斷暗示與引導,都還是清醒著。由於內心深層過度壓抑,常轉化為身體的各種症狀。

(P.190)
如果有點憂鬱,還不到太糟的程度。或者,搞不清楚現在有多憂鬱,卻知道自己已經停止前進。就是該出去走走的時候了。尋訪一個療癒系的都市、城鎮、荒野或草原。什麼都好,只要能重新感覺存在,能單純地感覺日光的溫度、雨水的濕濡、一杯咖啡的香氣,而不會想起諸如「和他共渡的夏天」「她滴著水的髮梢」之類烏煙瘴氣的片段就好。所以,旅行是必要的。

(P.191~192)
因為不想再欺騙自己,所以才要出走。不想再逼自己說一切都在掌握中。完全相反。一切都不在掌握中。以為會得到的都沒得到,沒預料會失去的都失去了,這段關係的結果就是如此。她想說:錯了,徹底錯了。但是我的心收不回來了。

(P.197)
人生如櫻花短暫,不想被軌道束縛。

(P.201)
只做自己想做的事,是擇偶時最有效率的過濾機制。

(P.204)
能夠察覺自己對人的好惡慣性,時時敞開心扉,不帶成見地對待新朋友的人,算是少數。

(P.204~205)
從小愈是乖巧可愛的人氣寶貝,愈容易變成醫生為他人而活的可憐寶貝。盡力理解他人的立場,盡力完成本分的事──這是很好的心態,然而,盡力就好,不需要得到每個人的喜愛,別讓不理性的人傷了自己的心。

(P.209)
伴侶關係該是互利共生,一個自己無法活下去的人,在戀愛關係中也無法與對方交換養分,只是消耗對方的生命來維生。被消耗的一方到了不勝負荷的時候,就必須擺脫這個消耗才能求生,再也管不了被擺脫的那個會活不下去。這應該不算是奪取對方的生命吧?只是把自己的生命拿回來而已。然而,一開始會容許對方形成這種消耗關係的人,往往心軟而善良,在切斷關係後,如果對方過得不好,就會嚴苛地責難自己。身為思考複雜的物種,行為的指導原則不單是生存,還有情感、道義......結果以無比糾結的方式運作著,即使心境如極地般寒冷艱難,也無法只考慮單純的求生,無法不顧別人。所以說,精神崩潰是人類擁有精密思考的代價。天若有情,天亦老。

(P.213)
意見不同時,如何用「我的way」說服「你的way」,擅長溝通的人會想辦法跳進別人的模式,用「你的way」來談,讓雙方得到妥協。國際間、男女間、人與人之間,都應該如此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鄧惠文 還想遇到我嗎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yuasd8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